
為了脫離母胎平胸的願望,隆乳手術時至今日已經相當普及,在各大討論區,隆乳都是炙手可熱的話題,但隨著手術普及,手術失敗的案例也層出不窮,位移、水波紋、莢膜孿縮等問題浮現枱面。
在各大新聞版面也出現隆乳手術失敗的報導,例如泰國女星赴韓做隆乳手術,導致血液感染血流不止外,伴隨著灼熱感,一直到取出假體義乳後休養5個多月才好轉;在大陸重慶有名女子也是在術後化膿有刺痛感,過了8個月換來一對石頭奶,另外也有跨性別女性,努力存錢卻在隆乳手術後,發現兩乳高低不一,朋友都說不像胸部像胸肌。 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,蘇毓彬醫師一次整理了術後會遇到的風險及問題,讓你在隆乳前有個概念,也可以幫助你遠離這些問題!
假體位移問題
假體為什麼會位移

術後按摩的力道太大
其實術後按摩只是為了是讓假體義乳在一定範圍內有效移動,力道愈輕愈好,一天只要5分鐘,維持半年,重點是讓假體軟化,達到自然柔軟的效果,但若按摩力道太大,過度求好心切的不當按摩力道及頻率,外力會讓剝離的空間變大,可能數月就會造成假體往下掉的情況。
假體剝體的空間不夠或太多
一般來說,隆乳手術的術後1個半月左右,皮膚放鬆就會讓假體移動到預期的位置,視覺及觸然上也會更柔軟自然,但若剝離的空間不夠,假體義乳就會被擠壓到胸部的上側,導致非預期的位移,又或是剝離空間過大,會導致假體義乳往下掉的幅度過大,而使得胸部位置過低,看起來像下垂,一般來說容易發生在身形過瘦的人身上,因為本身組織的支撐度不足,假體義乳受地力引力下移,或是沒有遵照醫囑好好穿塑身衣及內衣,無法幫助組織固定、加壓支撐及塑形而導致位移。
醫師的技術經驗不足
醫師的經驗及技術不足,沒有選擇適合的假體義乳材質,也沒有放在適當的位置,就容易產生術後位移。
如果產生位移,該如何處理?
若是剝離空間不夠,可透過內視鏡手術再次進行完整剝離,以獲取足夠空間,讓假體放置在正確的位置,若是剝離空間太多,目前遇到最多的也是這個情況,要處理的方式就會比較複雜,大致上分為二種處理方式:
莢膜融合術
隆乳手術時,當身體偵測到假體,就會判斷為外物入侵,會形成一層薄膜把假體包覆,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莢膜,所以在隆乳手術後會有莢膜是正常的,假體往下掉時,就以莢膜融合術來處理,原理就是把莢膜縮小,讓下方的空間減少,就能幫助假體往上。
更換假體的位置
若是剝離的空間過大,雖有極小的機率會導致兩顆變一顆,左右相通的情況發生,但若真的發生時,就無法透過莢膜融合術來處理,或是反覆透過莢膜融合術後仍無法改善位移問題時,就必須更換假體的位置。
手術方式就是若原本是放在肌肉下,就要換成筋膜下,使假體能落在適當的位置,若是原本置於筋膜下,就要調整為肌肉下。
怎麼隆低假體義乳位移的機率?
選擇內視鏡隆乳
一般來說以目前的狀況,隆乳手術幾乎使用內視鏡來幫助隆乳手術,內視鏡可以幫助減少出血風險及手術血腫,也能把假體義乳精準放置在適當的位置,加上剝離的空間足夠及位置正確,不僅不易發生位移情形,也能讓胸部呈現自然波動。
選擇適合的材質
依據身形及胸部條件選擇適合的假體義乳材質,也是做為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為隆乳手術必備的技能,術後評估是否按摩,按摩的次數等條件,都是降低位移機率的要素。(推薦閱讀:假體的選擇有哪些?)
遵照醫囑
配合醫師安排回診、塑身衣穿好穿滿、術後照護都能降低術後假體位移的機率,讓醫師掌握術後的狀況,有任何突發問題都能及時處理。
產生水波紋問題
一般來說,身材太纖瘦容易有水波紋問題,因為本身的組織厚度不足以包覆假體義乳,就容易產生水波紋問題。

如何避免術後產生水波紋問題
把假體放在肌肉下
大家都知道水波紋的問題就是因為皮膚組織厚度不足,無法包覆假體義乳而產生,若放在肌肉下,就可以利用胸大肌來包覆假體,可以有效的降低假體的邊緣感及水波紋。(推薦閱讀:假體放置的位置也會影響隆乳成效?)

採用不易產生水波紋的假體材質
根據身形及胸部條件來選擇適合的假體,例如曼陀的水滴假體,質地較堅挺,形狀不易改變,所以產生水波紋的機率也比較低,但觸感上也會比較不那麼柔軟;想要觸感比較柔軟者,可以選用波力媚魔滴材質隆乳,魔滴的材質比較軟,因為是100%填充,形變的機率較低,兼俱水滴及圓形果凍矽膠的優點。
不要隆太大
每個人的身形及條件不同,千萬不要有大就是好的迷思,根據自己的身形,選擇適合的假體義乳材質及大小,若是身形較纖瘦者,蘇醫師也會降低隆乳的尺寸,減少產生水波紋的問題。
補脂
利用身體它處的脂肪,填補在義乳的邊緣,可以有效降低邊緣感,也可以減少水波紋發生的機率。
孿縮問題

為什麼會莢膜孿縮
前面也有提到,在隆乳術後,身體把假體義乳當成外來物,就會分泌一層薄膜來包覆它,無論是光滑面或絨毛面都可能發生。隆乳術後有莢膜是正常的過程,它是一層薄薄的柔軟組織,有助於假體與身體組織直接的接觸,若是這層組織變硬、不斷孿縮,向內壓縮假體義乳可以活動的空間,就會影響視覺波動感及觸覺柔軟度,甚至引發疼痛,莢膜孿縮是不正常的,是我們需要去避免的。
孿縮因素及嚴重等級
一般來說,莢膜孿縮與個人體質、內分泌有較高的關聯性,導致莢膜孿縮的因素可能是假體材質、手術方式或先天體質、出血、感染等,莢膜孿縮依照嚴重程度可區分為四級:
第一級:外觀及觸感正常柔軟
第二級:外觀正常,但觸感稍微變硬
第三級:外觀會看出是假體,觸感明顯變硬
第四級:外觀變形,觸感變硬,甚至會誘發自發性或觸發性疼痛
第一、二級都能靠藥物及按摩來減緩改善,第三、四級都是莢膜孿縮的狀況,須由手術方式來介入治療。
如何減少莢膜孿縮機率
客製選擇適合的假體材質
研究指出,絨毛面果凍矽膠表面是細絨毛,凹凸的表面可以提升與人體組織的密合程度,減少莢膜孿縮的發生率;若是選擇光滑面果凍矽膠的話,術後2週根據醫囑按簡單的按摩,就可以維持胸型柔軟自然,也可以減少莢膜孿縮的機率。
無菌+內視鏡輔助
身為一個整形外科醫師,蘇醫師最注重的就是清潔滅菌,術後若有血腫、感染、剝離空間不夠或帶菌的異物,容易誘發發炎反應,就會提高莢膜孿縮的機率,嚴格把關手術器械及醫療人員的清潔滅菌,降低細菌感染的發生,再加上內視鏡輔助隆乳手術,強化醫師手術過程中的視野,精準且正確的放置假體,降低組織的破壞、確實止血,用心把關每個手術細節,綜合這些要素才能減少莢膜孿縮的機率。
先天體質
莢膜孿縮發生的大部份原因都是源自於先天體質,像自體免疫疾病者、增生性肥厚疤痕者、蟹足腫體質者等,發生莢膜孿縮的機率都比一般人高,更加需要有專業技術、經驗純熟豐富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來降低莢膜孿縮的機率。
術後照護
良好的術後照護也可以大幅的減少莢膜孿縮的機率,不同的假體義乳材質在照護的方式上也會有此許的不同,但好好注意以下要點,也可以減少莢膜孿縮的機率:
- 隆乳手術後避免刺激性食物、菸酒,以免影響傷口癒合及修復。(蘇醫師有遇到手術當天術後跑去吃麻辣火鍋真的!@#$%^&*)
- 隆乳手術後避免動作過大、出力,以免造成出血及血腫。
- 隆乳手術後請依照醫囑用藥,切勿自行停藥,按摩及定期配合回診,如有異狀請於第一時間告知並約診處理。
- 可以服用高濃度維他命E及抗莢膜孿縮藥品,幫助傷口修復、降低莢膜增生。
蟹足腫問題
預防勝於治療,在隆乳前妳一定要知道這三件重要的事!
體質、醫師技術及術後照護是影響術後留疤的三個重要關鍵!
蟹足腫是體質遺,是否有蟹足腫可以從打卡介苗的位置來看,有些人是平整的,有些人則會凸一小塊出來,不是說有蟹足腫體質的人,受傷後就一定會出現蟹足腫,但會有較高風險會出現蟹足腫,僅能改善外觀無法根治,若能在傷口照護上多下點功夫,蟹足腫體質也可以安心進行手術。

為什麼會產生蟹足腫?
蟹足腫體質者,在術後傷口癒合修復的過程中,因為角質細胞及纖維母細胞的增生,最後在外觀上出現過度的疤痕組織增生,若有蟹足腫的體質,在手術剝離空間、傷口組織的變化及照護上,都要比一般人更仔細用心,在術前一定要確實告知醫師有蟹足腫體質,落實完整評估、規劃適合的手術方案,加上確實的術後照護,就不用過度擔心疤痕的問題。
如何區分增生性疤痕及蟹足腫?
同樣都是疤痕組織,都是起因於皮膚受傷,在修復的過程中,因為角質細胞及纖維母細胞增生,在外觀出現疤痕組織過度增生的情況,但增生性疤痕只會出現在原本受傷的傷口,並且會隨傷口修復逐漸縮小軟化;但蟹足腫的疤痕會愈來愈大,超出原本受傷傷口的大小。
以傷口大小為3公分為例,增生性疤痕最後的疤痕也是3公分,只是會比較肥厚,常見於關節處或下腹部;蟹足腫最後的疤痕會超過3公分,還可能會有紅、搔癢、不會增大的情況,亞洲人好發於臉部以外的皮膚,如軀幹、後頸等,有蟹足腫體質的人,隆乳手術的傷口建議要避免在乳暈或乳下緣。
隆乳術後5要預防蟹足腫產生
- 要保持傷口乾燥及清潔,在術後一周內,依照醫囑定期更換敷料,建議不要使用雙氧水及優碘來清理傷口,使用生理食鹽水為佳。
- 要避免激烈運動及搬重物,以防拉扯傷口。
- 有蟹足腫體質的人,要認真防曬,情況較嚴重的患者,甚至連曬傷後的水泡都會生成蟹足腫,手術後更要認真防曬,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或紫外線下。
- 要使用除疤凝膠、貼片可以幫助組織修復、淡化疤痕及減少蟹足腫生成,可持續3至6個月。
- 若是高風險族群,在術後一個月可以注射預防性消疤針。
若是手術後真的發生蟹足腫的生成,須重覆施打消疤針,讓蟹足腫生成受到控制,亦不可以貿然進行修疤手術,很容易會讓蟹足腫愈來愈嚴重。
二次隆乳問題
為了擁有迷人曲線開啟了第一次隆乳手術,但可能因為手術失敗、隆乳術後不滿意而進行第二次隆乳手術,通常是莢膜孿縮石頭奶、胸型高低大小不一、不對稱、尺寸不滿意、假體破裂或想選擇更新材質的假體等原因。

因莢膜孿縮的二次隆乳
以莢膜孿縮為例,蘇醫師曾有案例F小姐,原先術後成果相當滿意,但在術後8個月發現觸感變硬,諮詢後才了解,第一次隆乳後因為怕痛所以沒有按摩保養工作,加上當時的手術並未使用內視鏡輔助,術後出血在乳房裡堆積成血塊,血塊在假體四周產生疤痕增生後變厚變硬,因此導致莢膜孿縮。
採取的手術方式就以切除莢膜術來改善,以內視鏡手術來進行,經由腋下切口,以內視鏡輔助,把肥厚的組織完整摘除,原有的假體義乳本身沾黏菌,容易造成莢膜孿縮,所以移除原有假體義乳,使用波力媚假體義乳(俗稱魔滴)來進行置換,大幅減少出血、降低血腫來減少莢膜孿縮機率,魔滴假體義乳在術後不須按摩,對於二次隆乳手術來說,是不錯的假體選擇。
術後不滿意的二次隆乳案例
再以術後不滿意為例,蘇醫師的案例B小姐,體形偏瘦、BMI值不滿16、不想按摩、想要深邃乳溝,堅持要在筋膜下放置水滴義乳,醫師未充份告知可能面臨的狀況下,造成手術失敗需要重建,才來求助蘇醫師。
水滴假體是屬於比較堅挺具有支撐性的特性,觸感比較Q彈,放在筋膜下,加上B小姐沒有過多的組織如脂肪肌肉等可以包覆水滴假體,在術後水波紋的情況就非常明顯。
在諮詢過後建議B小姐,可以選擇假體義乳如光滑面果凍矽膠或魔滴,此兩款假體流動性佳、有自然波動,藉由內視鏡來輔助,採雙平面技術(就是俗稱的半筋半肉),將胸大肌下緣確實離斷,讓假體義乳的上半部包覆在胸大肌下,下半部則置於筋膜下,這樣可以讓胸型更加飽滿渾圓,觸感上也會更自然不易觸摸到假體,加上離斷的胸大肌可以釋放皮膚張力,減少胸型的緊蹦感,不易產生水波紋問題。
二次隆乳的切口位置
過去在沒有內視鏡的輔助下,二次隆乳需要從新的切口進行,藉由內視鏡的輔助,二次隆乳建議可以從原切口進行,蘇醫師可以精準剝離組織,減少出血量及術後疼痛感。
二次隆乳可以一次完成
通常都是一次完成的,除非有感染、出血、嚴重莢膜孿縮才會需要二次手術。
二次隆乳的術後照護
一般來說,二次隆乳的術後照護方式與第一次沒有太大差別,即使有不同狀況,只要依照醫囑來照護即可,例如因為假體掉下來而進行二次隆乳者,術後建議穿無鋼圈內衣來維持;易莢膜孿縮者,術後須重著重按摩保養及服用抗莢膜孿縮藥物,才能降低失敗風險。
結語
雖然手術都有風險,但只要在術前充份的與醫師溝通,專業且經驗豐富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,以及合格的院診所,完整的手術方案,包含假體的選擇、切口的位置、放置假體的位置、內視鏡手術輔助、患者體質完整告知醫師,加上良好的術後照護,就可以避免假體位移、水波紋、莢膜孿縮、蟹足腫、二次隆乳等問題來影響隆乳手術的成效。
若是真的發生了類似情況,如隆乳術後若是輕微不對稱可利用穿衣來修飾,觸感不夠柔軟可藉由藥物來調整改善,若是發生感染出血、嚴重莢膜孿縮情形,就需要二次手術來治療,二次隆乳手術更加考驗醫師的技術及經驗,依據患者本身條件、原先假體的位置、莢膜厚度等,透過完整的術前溝通評估來進行二次手術,才能降低併發症,真正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。
